首页 > 作品展示 > 观后感 > 《小兵张嘎》观后感

《小兵张嘎》观后感

发表时间:2019-12-31    来源:赣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作者: 范鸿梅

今时今日的人们是否还会想起过去岁月中赋予最大努力的人们?上世纪的中国处于兵荒马乱和战火纷飞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着广大爱国人士开展武装革命斗争,涌现了一大批忠君报国、英勇抗敌的英雄人物,他们用鲜血和强大的意志告诉世人:家仇国恨,吾辈当自强!

年幼的我时常倚靠在爷爷的边上,夏夜的风轻轻吹拂着他手中那把沟壑纵横的大蒲扇子,听他讲述英勇抗击日本军的狼牙山五壮士、火烧全身仍不出卖情报的邱少云还有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脑海中仿若自动编织了一幅幅生动鲜活的画面。我的童年里没有过美人鱼的故事、城堡中公主和王子的故事,也没有过芭比娃娃和蓬蓬裙,我所听过最美丽的故事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用智慧和勇气战胜了日本帝国主义,而我收过最珍贵的礼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我想不管以后身在何处,国家的荣誉和尊严都需要我用一生去守护。

我们透过那些黑白电影底片去找寻逝去已久但仍旧鲜活的记忆和年月,上世纪河北保定白洋淀附近住着一群勤劳朴实和真诚勇敢的农民,那里山清水秀、物产丰美,湖泊上面泛起粼粼微光,准是渔夫在撑船打鱼儿呢。但是随着那一声震耳欲聋的声音响起,此时的白洋淀湖泊失去它原本的安宁,渔夫老钟叔被子弹击中躺落在船里面,年幼的嘎子和奶奶共同照顾受伤的老钟叔。这时候的嘎子还是一个喜欢在泥潭里抓鱼玩的小屁孩,喜欢听老钟叔抽个大烟斗儿讲个打鬼子的故事,喜欢不洗手就去抓炕上刚做好的烙饼,还喜欢在奶奶面前撒撒娇、闹闹小情绪。这本来就是嘎子这个年龄最快乐和无忧无虑的生活啊,但是奶奶被日本鬼子抓住并枪杀之后,嘎子不再是当年那个无忧无虑的小屁孩了,他放下了抓鱼的叉子,拿起了老钟叔做给他的木制手枪,从此走上了替奶奶报仇的道路。刚入军队的嘎子屡次犯事、不守军规,而区队长、老罗叔则给予了他最大的帮助,于是嘎子由一个不知天高地厚、顽皮固执的男孩长成了一个真正的八路军战士。

伴随着欢快激昂的歌声,影片帷幕缓缓地落下。其中,区队长以父辈慈祥和充满期待的形象送给了嘎子一个枪套,这副枪套表明嘎子已经成年,需要承担起男人的责任,已经褪去了初为少年的青涩和懵懂。整部影片用孩子的视角展现那段历史,残酷被相对弱化,喜剧的元素结合更加自然,这种被妆饰过的历史更加温情,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位在战火中和关爱中成长起来的勇敢正义的小兵形象。八路军在嘎子的眼里是有区队长、老罗叔和快板刘的大家庭,大家都有着一致的愿望,并且为革命和理想共同奋斗着。嘎子在孩子群中装模做样地学说纪律主义的时候,屏幕上透出的不只是童真还有希望,他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人人都有着一颗抗日必胜的决心,甚至翻译官也会帮助八路军,这虽然是一种艺术的美化,但更多的是作为嘎子成长路上的巨大推动力量。

同时期的电影作品还有苏联电影《伊万的童年》,同样是讲述战火中成长的小兵,但是两部影片存在一些不同之处。《小兵张嘎》塑造了一个奋勇抗敌的小八路军形象,而《伊万的童年》中则塑造了一个身心俱损的小侦察员形象。主题上,《小兵张嘎》侧重的是英雄主义和成长主题,而《伊万的童年》侧重的是人道主义和生命主题,战争给伊万的身体带来严重损害,也使伊万的心灵承受巨大摧残,他说话口气异常刚硬,做事雷厉风行,完全不是那个年龄阶段孩子应有的样子,和嘎子相比少了一份天真和浪漫,他完全是一副被战争摧毁了童真的模样。而就是这样一个被战争异化了的孩子在和平年代中也很难生活下去,这就是战争带给儿童最致命的伤害。

无尽的远方,无尽的人儿,他们都与我们有着一定的关联,当我们抬头仰望星空之时,不仅是对自己内在心灵的审查,更是对已逝烈士的敬畏,正是他们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高尚的人道主义情怀才让中国焕发出崭新的面貌,我们才有现在的美好生活,铭记历史和展望未来将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之奋斗的不懈动力。


    关于我们  |  新闻报道  |  电影党课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京ICP证17042565号|网站举报电话:(010)84250652